根据《汉书》的记载:“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今商丘睢阳区)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商契)之墟也。”这段文字说明了,周朝将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封于宋地,因为宋地正是商契的故土,是商族的祖先之地。既然宋地即为商族的发源地,那么这里必然留有大量与商族相关的历史遗迹。
1988年,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与中国开展考古合作,联合发起了“商丘计划”,其目标是探寻商朝的起源,揭开商族历史的神秘面纱。经过十多年艰苦的考古探索,虽然考古团队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宋城遗址,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始终未能发现成规模的先商遗迹,最终未能完全解开先商的谜团,令众人遗憾。
那究竟是考古团队的运气不佳,还是商丘根本不是“阏伯之墟”?2010年,河北石家庄的发现打破了《汉书》的传统记载,揭示了商族真正的起源地。通过这一发现,我们得知商族的根源不在商丘,而在河北一带。
甲骨文中的“神秘宋国”
周朝将微子启封于“宋”地,为什么会选择这里作为商朝遗民的安置之地?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事实上,周代的“宋”与商朝的“商”是有深厚联系的。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商”和“宋”在许多文献中是可以互通的。例如,“商太宰见孔子”,这显然指的是宋国的太宰,而不是商朝的太宰。
展开剩余77%有学者如郭沫若等提出,古代“宋”字中的“木”音与“桑”字发音相近,而“桑”与“商”同音,因此“商”和“宋”有密切的关系。若按此推理,那么周代的“宋”国实际上可能就是商国。而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值得注意——武丁曾将自己的亲子“子宋”封于宋地。这一记载今天在河北石家庄赵县的“宋子城遗址”得到了考古证实。
这使得我们可以推测,武丁将“子宋”封于宋地,或许意味着“子宋”实际上是在商地即石家庄一带,而这正是商朝祖地。如此一来,商朝的发源地很可能位于今天的石家庄。
石家庄的先商遗址
河北石家庄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地。1956年,考古学者在河北石家庄平山城西门外冶河东岸发现了一座横跨仰韶文化至战国时期的遗址,面积仅2.2万平方米,但商文化层较厚。到了2010年,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区北胡庄,考古团队发现了一个规模更大的先商遗址,这一遗址大约有15万平方米,是石家庄地区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先商遗址,时间大约距今4000至3600年。
这一发现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大禹治水距今约4000年,而根据史书记载,商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后来被帝舜封在商地。石家庄文物局副局长张献中表示,先商、早商和晚商文化在石家庄地区的广泛分布表明,石家庄地区是商族的发源地。如今的实物和遗址印证了滹沱河流域确实是商族的起源地。
因此,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商族的祖地应当是在石家庄鹿泉北胡庄一带。
商族的逐步南下过程
商朝的起源地在石家庄,那么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南下,最终取而代之,建立商朝的呢?考古提供了不少线索。2014年,河北邯郸市薛庄附近的“邯郸先商古墓群”被发现,遗址墓群的密度以及出土文物的丰富程度在中国先商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上世纪初,河南濮阳的高城遗址也有了新的考古发现。这个遗址横跨多个文化阶段,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其中出土了一些具有先商文化特征的文物。同时,河南新乡辉县一带也发现了先商遗址,尤其是在辉县孟庄,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12.5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显示出商族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
通过这些考古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商族逐渐南下,从石家庄——邢台——邯郸——濮阳——新乡辉县,一步步逼近了夏朝的核心地区,最终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族的南下过程表明,商朝的发源地并不在今天的商丘,而是位于河北一带。
关于“阏伯之墟”的考证
“阏伯之墟”是许多文献中提到的商族的祖地,然而从考古证据来看,阏伯之墟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商丘。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商丘实际上指的是如今的濮阳,文献中提到“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由此推测,“商丘”可能不在今天的商丘,而是在濮阳一带。结合商朝的起源地,阏伯之墟应当在冀南豫北一带,而不是在商丘。
结语
综上所述,商朝的真正起源地应该位于河北一带。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商族逐渐南下,最终取代了夏朝。如今我们在商丘寻找先商的遗迹,注定难以有所发现,因为商族的发源地和最初的繁荣并不在这里。
发布于:天津市伍伍策略-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